党史纵横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党史纵横

中共武汉党史大事记(1956年)

发布日期:2006-10-25 16:23:00

1月1日,《长江日报》发表《为提前全面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元旦社论。社论把一切工作的发展与要求,归结为“提前、全面、超额完成五年计划”,并把这个口号作为行动的指针。社论还批判了所谓“右倾保守思想”。

1月初,中共武汉市委召开组织工作会议,讨论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后两年组织工作规划。规划要求到1957年底全市党员总数将比1956年增加l倍左右。各较大的工厂车间、建筑工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及大专院校的科、系都要建立支部;着重在技术人员、技术工人、高级知识分子中及主要业务部门发展党员。会议还根据重点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发展的需要,提出培养、提拔、输送干部及加强组织领导的计划;安排了整党等工作。

1月9日,为了加强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领导,中共武汉市委成立10人小组。刘惠农为组长,王克文为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各区委设立相应机构。市里还增设了工业、商业管理局和专业公司,各区则按行业设立办事处。同时,各级党组织继续向各行各业、各界人士,特别是阳资本家做和平过渡、赎买政策和各项具体政策的宣传工作,以推动公私合营。

1月l6日,鉴于北京已于1月上旬实现了全市私营工商业的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市、区委l0人小组联席会议。l7日,市委10人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关于全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在1月20日以前全部完成公私合营的意见》。《长江日报》于同日发表《向北京看齐》的社论。市工商联领导人连夜到各行各业动员。市工会号召私营工商业的职工推动资本家申请实行合营,提出“搞好生产,迎接公私合营”的口号。20日,市委监委规定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支部、党员必须遵守的六项纪律。

1月中旬,全市掀起公私合营的高潮。各行各业敲锣打鼓,向市、区党、政、工会等领导机关报喜。到1月18日,工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少数属于农业的行业全部实行了公私合营,22日,各行各业、机关、部队分别在汉口、武昌举行庆祝武汉市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1月中旬末,在私营工商业改造高潮的同时,郊区农业合作化也掀起了高潮。一、两天之内入社农户达到98.8%。并进行了并社整社工作,将1200个初级农业合怍社转为882个高级农业合作社。至此,武汉市郊区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任务基本完成。

2月3日,宋侃夫在全市干部大会上提出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改造“存在着粗糙和混乱现象”,他要求依靠工人和资本家的积极性,从保证生产、满足人民的需要出发,从长远考虑有计划地改进生产和经营方式出发,从方便群众和企业的特点出发,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他强调改造高潮中实现的经济改组不要轻易变动,肩挑修补工人不要盲目集中,人事安排要量才使用、适当照顾。

3月6日至l3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的第二次财贸政治工作会议,批判了“按陈规办事”的所谓“右倾保守思想”。同时,会议提出党对财贸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主要应集中在政策、方针问题上,不应直接干涉或代替行政的业务活动;但要防止脱离经济工作空谈政治,必须贯彻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3月8日至12日,武汉市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召开。679名代表出席,500多名代表列席。市妇联主任肖慧纳作《武汉市四年来妇女运动的基本总结及今后任务的报告》;副主任陈皙作《1956年—l957年武汉市妇女工作规划》的报告。湖北省妇联主任郭力文、苏联友人索柯洛娃致词。宋侃夫到会讲话。大会确定妇女工作的任务是:团结与发动全市各阶层妇女群众,努力提高政治素质与工作能力,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广泛开展以职工家属为主的“五好”活动,继续宣传《婚姻法》,保护妇女、儿童利益,创办福利事业。大会选举市妇联第三届执委会委员79人。肖慧纳为市妇联主任,李冬青、陈皙为副主任。

3月25日,中苏友好宫(现武汉展览馆)建筑工程全部竣工。这项工程是在上年度12月16日正式破士开工的,3个多月完成全部建馆工程。5月5日,正式开馆,举办了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

5月19日,中共武汉市委发出《关于公私合营工商业与手工业经济改组工作中当前若干问题的指示》,针对公私合营之后出现的生产和经营缺乏统筹安排,工商之间、手工业和商业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脱节等现象,要求:一、统筹安排各行业的生产和经营;二、产、供、销要分工协作;三、抓紧作好手工业合作社的整顿工作;四、加强对小商店代销形式改造的领导;五、提高定股定息的公私合营工厂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根据市委的指示,各业务部门进行了综合平衡与全面检查,逐步改善了公私合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经济体制,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市委加强了党和共青团、工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公私合营企业中,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党的组织。

5月下旬,毛泽东从长沙来到武汉。31日,他乘坐“武康号”轮视察长江大桥工地;同日晚上,在武汉歌舞剧院小礼堂观看文艺演出。6月1日至4日,他先后3次畅游长江,并写下《水调歌头•游泳》。自l956年开始,武汉人民每年举行一届横渡长江活动,群众性的游泳活动蓬勃开展。

6月l1日至20日,中共武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693人,候补代表62人。代表党员人数52979人。大会邀请各民主党派武汉地方组织代表,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科学文化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专家及各方面的代表247人列席大会。与会代表听取了宋侃夫《为保证全面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斗争》的报告,市委监委副书记纪辉《关于市委监察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作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报告等。大会认为,从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召开以后的两年中,武汉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已胜利地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头三年的光荣任务。大会要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挖掘一切潜力,开展先进工作、生产者运动,为全面提前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而斗争。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选举了市委委员37人,候补委员l3人。并选举了出席中共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145人。会后,市委二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出宋侃夫等l0人为市委常委,宋侃夫任第一书记,李尔重、宋一平、刘惠农、杨青任书记处书记。并选出中共武汉市监察委员会委员24人。杨青任书记,纪辉、薛同琏、张明任副书记。

7月20日,武汉文化科学界人士应市政协、文联、科联和湖北科普、作协的邀请,参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座谈会。大家认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是非常正确和适时的,表示要打破清规戒律,提出自己的见解。

8月l3日,中共武汉市委举行二届二次全委会议,研究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改善职工生活(包括居住条件、市场供应、医疗卫生、困难救济、劳动保险)等问题。会议通过了《中共武汉市委关于改善职工生活的指示》。会后,市委又作出《根据需要和可能积极改善职工生活的决定》,要求把职工住宅纳入下一年度全市及各单位的建设计划,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地皮、设计、建筑材料等问题,并对现有住宅进行维修。还提出采取一切措施保证物价稳定,取消贵重药品由职工负担的规定,扩大劳动保险的实施范围,对生活困难的职工拨款予以补助等。9月5日,市人委就改善职工生活的几个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各单位还制定了1957—1960年改善职工生活的规划。这些措施、规划在本年至次年得到部分实现。

8月27日至29日,中共武汉市委根据中共中央1月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精神,召开了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研究如何领导知识分子向科学进军的问题。会议认为武汉市对中央指示的贯彻不深、不透、不平衡、不全面,党内干部有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现象,造成知识分子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会后,市委发了《关于l956年至l957年知识分子工作纲要(草案)》。这个《纲要》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各方面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正确解决知识分子问题,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他们的力量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已成为我们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重要条件。对知识分子要在政治上信任,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关心。安排不当的要作必要的调整。使广大知识分子能够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专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注意在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执行,极大地调动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8月29日至9月2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郊区政治工作会议,明确党在郊区农村的方针任务是:发展多种经营,使郊区生产为城市为基本建设服务。会议提出发展多种经营,一是要解放思想,划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界限:二是要明确为城市服务的基本原则。会议还讨论了包工包产问题,提出做好包工包产必须坚持贯彻按劳付酬的原则;既要包工包产,还要包质量、包时间、包成本;定额要将一般技术活与特殊技术活分开,依据地理环境、劳动条件、劳动习惯等合理地制定定额;底分应以劳动能量评定,尽可能地采取按件计工,按户或个人计件。会议提出的这些重要方针、政策,对郊区多种经营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9月1日,全市科长以上党员干部开始学习五个重要文件:毛泽东著《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学习,批判和克服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习气。在此基础上,解决领导干部中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问题。市委还向作家、艺术家、医生、工程技术人员、教师、科研人员推荐这些文件,组织他们进行自学。

9月上旬,中共武汉市委召开本年第二次工业生产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在批判“一长制”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要实行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会议还提出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克服“党群不分”现象;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原则”,保证群众团体的民主权利。

9月12日至19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武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847人,列席代表170人。中共武汉市委书记宋一平作《最近一年来青年团工作作得怎么样》的报告。市委秘书长黎智也向大会作了报告。团市委书记邓祥向大会作《充分发挥青年一切积极因素,关心青年成长,提高团的工作水平,为提前全面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选举第三届团市委委员88人,邓祥为书记,杜万高、明照千、张大钧为副书记。

9月l7日,中共武汉市委作出《关于撤销市直属机关党委,成立市直属工业机关党委,市直属财贸机关党委、市直属文教机关党委、市直属政法机关党委和市直属机关党委的决定》。五个机关党委成立之后,原市直属机关党委所领导的基层组织,按系统交有关新建的机关党委领导。市直机关党委于本月20日撤销,新建各机关党委正式开展工作。

9月,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武汉锅炉厂破土动工。

l0月10日,《长江日报》报道:全国第一座大量生产锻压机器的武汉锻压机床厂厂址已经选定。此外,还有一批工厂正在武汉地区筹备兴建。

10月中旬,中共武汉市委召开第二次手工业政治工作会议。手工业合作化之后,由于盲目的、过度的集中,部分手工业生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不能适应国家和人民对某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多种多样的、千变万化的需要。同时,少数社员入社后收入降低。因此,这次会议决定:根据“民主办社,发展生产适应社会需要,增加社员收入”的原则来解决这一问题,做好经济改组工作。会议之后,手工业方面开始行动,大社化小,集中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原有的生产经营的特点,90%以上的社员收入有所增加。

10月21日,据《长江日报》报道,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武汉市机关、工厂、企业在市工商联各级组织的协助下,对6332名在职私方人员,分批安排了工作职务。其中担任区商业分局副局长的3人,各专业公司副经理26人,省、市厅(局)顾问17人,公私合营工厂厂长288人,合营商店的经理748人,其他职务和一般人员5250人。全市还提拔了497名工人、店员担任新公私合营企业的各级领导职务。其中担任企业正副厂长、经理级干部的有42人。

l0月,全市掀起传达、学习、宣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热潮。20日,中共武汉市委召集市第二次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副处长以上干部传达“八大”精神。接着,市委发出通知,要求认真学习“八大”文件,并将学习新《党章》作为党的组织生活的主要内容。29日,市委召开全体委员会议,讨论进一步宣传学习“八大”文件和开展整风运动的问题。会议确定,这次学习采取整风方式,分为“学习文件,提高思想”和“联系实际,进行整风”两个阶段。要求通过学习,认识国内外形势的特点;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方针政策,党的历史经验;党的任务和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原则;党的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进一步认识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的危害性。会议指出学习与整风必须贯彻实事求是、边学边查边改、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市委宣传部制定了《进一步学习和宣传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的计划》。30日,市委召开5000余名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八大”精神。

12月初,中共武汉市委发出《贯彻“五好”工作的指示》。在党的全国“八大”会议上,武汉市妇联主任肖慧纳作了《周春姣和她的“五好”小组》的发言,受到各方面的赞扬。市委决定将“五好”活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以“日子计划好”为中心,深入开展下去。

12月21日至27日,武汉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正式代表444人,出席383人,列席75人。宋侃夫致开幕词,王克文作《武汉市人民委员会两年来的工作报告》,梁占祥作《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两年来的工作报告》。会议通过《关于讨论和通过增产节约议案的决议》,提出广泛地发动群众,继续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和先进生产者运动,发掘潜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品种,完成国家计划。要求一切部门整顿编制,精简机构,改进工作方法和制度,实行领导与群众共甘苦。大会选举刘惠农为武汉市市长,王克文、唐星、唐午园、孙耀华、魏廷槐、熊飞、谢滋群、伍能光、王一鸣为副市长,王光远等33人为市人民委员会委员。最后,宋侃夫作《发挥全市人民积极性,增加生产,勤俭节约,为全面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斗争》的总结报告。

本年,全市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40.7%;,是1949年的5.7倍;农业总产值增长16.3%,是1949年的l77.2%;粮、棉、菜、猪、鱼、水果产量均有增长;财政总收入增长17.1%,人民生活改善,平均收入高于支出。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医药卫生事业都有较大发展,武汉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