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纪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宣教 > 回忆与纪念

张孟林:黄鹤楼前巧脱敌特追踪

发布日期:2022-12-03 14:30:00

武汉解放前,全国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斗争,是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而在武汉地下市委领导的学运大军中,活跃着一支生机勃勃的学生剧团,他们在武汉三镇巡回演出,排小品、演话剧、吟诗歌,把文艺宣传当作插向敌人胸口的利剑,加速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这支学联剧团涌现出的很多人才,不仅是坚定的革命战士,也是专业的演出人才。例如剧团负责人徐晓钟,解放前就是地下党员,解放后曾担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当年这支学联剧团中出现的第一个地下党员,就是本文的主人公——张孟林。

不久前,记者寻访到现住汉口胜利街的张孟林。这位80岁的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当年受中共武汉地下市委派遣,以秘密身份进入学联剧团,引导剧团走向革命的故事。

奉命打入学联剧团

1947年前后,武汉的学生运动浪潮起伏,汹涌澎湃。刚刚由学生自发成立的武汉学联剧团,打出了“发扬五四青年传统精神”的旗号,主张“演正经戏、唱正气歌、做正派人”,在学生和民众中很受欢迎。地下党决定占领这块阵地,爱好戏剧的张孟林就成了打入剧团的不二人选。

凭着对戏剧的极大热情,张孟林很快进入剧团,并被推选为研究股长,负责抓学习办壁报,收集研究推荐剧本。

剧团里都是追求进步的热血青年,爱国情绪高涨。张孟林的革命宣传,得到剧团学员的极力支持,虽然不知道他就是共产党员,但学员们都很听张孟林的意见,剧团很快推出了一系列追求民主,鼓舞爱国情绪的进步戏剧,诸如《万世师表》、《金玉满堂》等,还在三镇的各院校演出《黄河大合唱》,受到三镇学子和民众的热捧。

《保卫黄河》响彻长江上空

惊涛骇浪的长江江面上,9条小木筏乘风破浪,木筏上是一张张年轻而略带稚嫩的面孔,从他们嘴里唱出的保卫黄河歌声响彻云霄——这一幕出现在61年前的5月4日。谱写这雄壮画面的正是学联剧团的学子们。

1948年春,当时任武汉地下党文教委员会书记的杜子才指示张孟林,要利用学生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增加学联剧团的演出,扩大革命宣传的社会影响。

于是,这年5月4日,学联剧团决定在武汉大学演出进步话剧《金玉满堂》。

不料,当天气候骤变,滔滔长江上风狂浪急,连轮渡都不敢开船而停航了。怎么办?剧团的30多位少年学子不畏艰险,毅然决定乘坐小木筏过江。在浩大宽阔的长江怒涛中,只有学子们乘坐的9条小木筏在两三米高的浪尖上时起时伏,随时有被掀翻的危险。学子们于是齐声高唱《保卫黄河》,高亢的歌声响彻云霄。对岸闻讯而来的学子和民众纷纷鼓掌,群情振奋。

热血青年一心想去解放区

武汉解放前,张孟林是汉口市一男中(现武汉市第一中学)学生。当时学校极力灌输“不问政治不谈国事”的思想,企图把学生引向“死读书”的道路。但国民党腐朽统治的现实,让很多追求进步的青年渴望冲破黑暗寻找光明。

当时,张孟林和范青、江玉麟、黄之元等同学爱读鲁迅、巴金、茅盾、高尔基等作家的书。1946年初,他们从仰慕“中国作家左翼联盟”联想到自己也应组织起来,于是,成立了读书小组,秘密讨论有关时局和政治的问题。

读书小组成立不久,范青因病回老家江苏南通县休养,恰好当地属于苏北解放区(当时国共和谈,交通未被封锁)。解放区党组织和民主政府一心为国为民、生机勃勃的政治气氛,深深感染了范青。他多次来信谈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让张孟林他们激动不已。“到解放区去!”成了几个进步青年的最大心愿。

女老师引导走上革命路

一个名叫陈梅影的女子,走进了张孟林等人的生活,成为这批进步青年走向革命的一盏“明灯”。

陈梅影1935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曾秘密在重庆从事地下工作7年之久。她受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董必武、钱瑛等人派遣,曾以家庭教员身份一度打入蒋介石侍卫长王世和家中,后又机智摆脱敌人的魔掌。1946年10月,30岁的陈梅影受董必武等人指示,来汉开展地下工作,公开身份则是在一中担任高中地理老师。

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是,陈梅影在课堂上经常利用丰富的史地知识借题发挥,旁敲侧击地抨击国民党的腐朽统治。这使得她深受学生爱戴,并成为张孟林等人的“偶像”。张孟林认为,陈老师至少是个进步人士,说不定就和共产党有关系,于是决定找她探询到解放区去的办法。

1947年5月的一个星期天,张孟林等人敲开了陈梅影的家门。由于相互之间已有基本了解,张孟林谈到自己向往共产党的想法后,开门见山地问:“怎么才能去解放区参加革命呢?”

陈梅影却笑着说:“怎么去那边,我和你们一样不知道。”见张孟林等人很失望,她接着开导:“你们为什么只想着去那边呢?留在武汉,一样可以从事进步活动嘛!”

这次谈话不久,陈梅影约张孟林放学后在民众乐园门口单独见面。两人会合后边走边谈,陈梅影说:“我观察你很久了,认为你符合参加革命队伍的条件,现在确定同你建立组织关系。”

原来向往已久的共产党就在面前啊!张孟林喜出望外。陈梅影叮嘱:“这件事只能你知我知,绝对不能对外流露,以后保持单线联系。”

直到解放后,张孟林才知道,陈梅影那时是武汉地下党下属的文教委员会委员和中学党支部委员,她是经过武汉党组织负责人之一的陈克东批准,同张孟林建立组织关系的。

1947年下半年,武汉党组织建立了学工组,张孟林被陈梅影介绍给学工组负责人杜子才和童式一。在两人的介绍下,张孟林正式入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地下党员。

机智摆脱特务盯梢

就在学联剧团蓬勃发展之际,一起导致武汉地下党组织遭敌破坏事件,也让张孟林险些被抓。

1948年6月,发生了武昌红十字会补习学校党组织遭破坏事件。由于叛徒出卖威胁到刘实、杜子才等武汉地下市委领导人的安全(幸亏刘、杜等人转移得快,才幸免被抓),张孟林作为杜子才的下属,也被波及,险些被敌人抓住。

1948年6月,武昌红十字会补习学校党组织遭破坏事件发生后,张孟林赶紧和学联剧团的另一名地下党员刘光树联系,谋划对策。两人在武昌一家茶馆碰头后,不敢久留,走出来边走边谈。这时一个戴眼镜、40多岁左右的中年男子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张孟林起了疑心,拉着刘光树转而绕道上了黄鹤楼,不料“眼镜”也跟了上来。张刘在黄鹤楼顶停住看江景,“眼镜”也连忙站着不动。这下张孟林心里明镜一样了——这是个特务!

张孟林和刘光树悄悄商量了对策,两人不慌不忙地走下黄鹤楼,慢悠悠地在中华门码头旁边转悠,一副观景的模样。当时码头上有好几个渡口,都通向汉口。瞅准有两个渡口的开船时间还有1分钟就到了,张孟林和刘光树突然箭一般地分别冲向一个渡口,分头飞速跑上船去。“眼镜”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追哪个才好,就在他慌神的一刻,开船铃声响了,两人平安地甩开了特务,去了汉口。

经过这次事件后,张孟林不能再公开露面了。同年8月,在陈克东的安排下,他离开武汉到长江埠一所学校教书。直到武汉解放前夕,他又悄悄潜回武汉,住在战友刘虹的家中继续从事革命斗争,直到解放军进驻江城。

【人物档案】

姓名:张孟林

年龄:80岁

性别:男

解放前是武汉地下市委学工组中学组负责人、学联剧团研究股领导人,组织武汉学生联合剧团,以各种文艺宣传为手段,开展与国民党政府的斗争。

解放后历任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兼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市计委副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