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与纪念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宣教 > 回忆与纪念

新武汉:首开先河建立街道民主政权

发布日期:2020-05-16 11:06:00

张平化:从哈尔滨“空投”武汉

1949年5月16日,在欢乐的鞭炮锣鼓声中,一辆军用吉普车风尘仆仆驶进中山大道,缓缓穿过热烈欢呼的人群,拐向一元路,疾驰到汉口德明饭店门前停住。从吉普车上走下来两位人民解放军将领,他们是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简称武汉军管会)主任谭政和副主任陶铸。他们是来找张平化谈话的,内容只有一个:张不要再南下,就留在武汉。

武汉首任市委书记张平化,当时对任命还有一些犹豫。他原来只是想回老家湖南酃县去做县委书记。当他把想法对谭政和陶铸提出后,两个人都一致反对。他们对张说,“把你留在武汉任市委书记,主要有一条理由,你在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哈尔滨当过市委书记,对大城市工作已有经验,而且现在找不到第二个更合适的人。”张平化不好再推脱,就这样在武汉市委工作了5年。

首任市长吴德峰是老资格的革命干部,早在大革命时期就担任过武汉警察局局长,对武汉情况相当熟悉。相比之下,解放前任地下市委书记的曾惇刚三十出头,解放后最初的职务才是江汉区委副书记。

武汉地下市委有五位常委,刘实老先生是惟一一个在世的。他回忆说,地下市委虽然不存在了,但有些职能和工作还延续了一段时间。当时武汉军管会同工厂、学校、机关之间的联系很多是通过原来的地下党员。我们一解放就都穿上军衣,我当时已经被任命为武汉市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的负责人,不过很多时候我就跟随着军管会成员,像谭政、陶铸,他们那里商量什么事,我就参加,因为随时需要地下党做配合。接下来就是正式建党建政。一个是党的建立,一个是政权的建立;同时要建设一些群众组织,比如工青妇,这些和军管会同时进行,是筹备性的。军管会走后,这些就都慢慢做了起来。

原江岸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何俦,当时在专门负责街道建制的区政指导委员会任第一批专职秘书。他介绍,在基层政权建设上,市里要求武昌先行一步,摸索经验。建立基层政权的工作,在废除保甲之后即启动。当时的提法叫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作为区工作组的助手。市府制订了居委会工作制度,改善居民福利作为主要内容。

解放后,居民政治热情高,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开会很少有人缺席,参选率也高。当时社会就业率低,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赋闲在家,尤其是妇女,政治上迫切要求解放。

1949年四季度,市政府首先在武昌的青龙巷一带开始划分居民小组,选举居民代表,筹建居民委员会。青龙巷试点取得经验后,建立居委会的工作由点到面铺开。到1950年的夏秋之交,全市多数区已完成居委会建制任务。

新建立的街道机构称为“街人民政府”,而不称“街办事处”。这样,到1953年3月末街道民主建政全部完成时,全市共成立了分属于五个市区的约六十个街人民政府。

【记忆】

时任武汉市长吴德峰秘书的萧望回忆说:

我第一次见到吴老的情景历历在目。吴老平易近人,穿一身灰布中山装,方脸大耳,蓄有胡须。戴一副黑框宽边近视眼镜,两眼炯炯有神,约50多岁。他比我高一点,略胖,头发后梳,显得稳重坚毅。

记得有一次,吴老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亲自送一个通知(实际上是任命书)给一个新任副市长,叫陈经畲,民主人士,曾经为共产党和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事情。去之前,吴老特意在办公室叮嘱了半天,怎么去,见了面怎么说,应该如何把握分寸,讲得非常具体细致,并且一再嘱咐我要敬重对方。来到天津路陈家,陈老看到通知后,十分激动,连连感谢中国共产党胸怀博大,说吴市长深明大义。我告辞后,陈老一直送到大门口。

吴老作为一名成熟的领导者,为了发挥民主人士的积极作用,牢牢掌握统战政策,时时处处尊重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