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专题研究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发布日期:2017-03-28 12:33:00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以中法合资的30万辆轿车项目起步,以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为主体,以电子电器及高新技术产业为辅助,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和新型管理体制的对外开放经济区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开发区整体面积达到489.7平方公里,主要经济指标居湖北武汉第一,成为湖北武汉经济社会发展龙头、改革开放先行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排头兵,为湖北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发挥了龙头作用。

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立与第一次创业(1990年—2000年)

(一)建立管理机构制定发展规划

1988年10月,为贯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轿车产业国有化和“三大三小”发展战略,国家计委发出《印发<关于二汽轿车厂址意见的报告>的通知》,正式确定二汽轿车总装厂及公司总部定在武汉沌口。武汉获得重大发展机遇。1990年12月20日,中国二汽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生产30万辆轿车项目合同在巴黎签字。12月27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撤销原沌口轿车开发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组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开发区建设。

1991年5月16日,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在汉阳县(1992年撤销汉阳县,成立蔡甸区)郭徐岭乡、沌口镇一带正式破土动工,拉开全面建设的序幕。1992年3月5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建设和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开发区规划、建区任务、指导思想、管理体制、审批权限等作出明确规定;成立中共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和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1992年6月30日,市委、市政府决定武汉轿车产业开发区更名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度重视。1992年12月,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东湖宾馆听取神龙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并作出指示。1993年4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设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批复》,正式批准设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批复》要求开发区坚持以兴办工业和科技型项目为主,大力吸引外资,以加快轿车产业的国产化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发挥外向型经济的窗口作用。1994年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等多次来开发区视察工作。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成立,这是全国首批15家试点之一,也是当时中部地区唯一的一家出口加工区。

1993年4月24日,武汉市委在开发区召开常委扩大会,要求以国务院批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促进武汉经济又快又好地上新台阶。强调要瞄准特区,赶上沿海,把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开发区)建设成为内地第一流的开发区。

武汉开发区遵循规划先行原则。1994年6月制定《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九五”计划及到2010年长期规划纲要》,提出力争在20世纪末建成城市功能基本完善,生产力布局初具规模,商业贸易初步繁荣的新兴“汽车城”;到2010年,把开发区建设成为以外向型经济为先导,以现代化工业为基础,产业高度优化,经济效益卓著,交通通讯便捷,生活环境优美,社会事业发达,具有综合功能与现代化水平的新区。规划的制定为开发区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全市各方大力支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武汉市委、市政府对武汉开发区建设高度重视,号召“全市动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支援开发区”,实行“各家孩子各家抱”原则,市、县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按期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号召,以开发区建设为己任,共同承担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走出一条具有武汉特色的开发区建设之路。市计委负责筹措铁路专用线和热力项目一期工程的全部投资;市交委承担南环路的主要投资和沌阳大街部分路段的建设等。开发区建设者用辛勤和汗水创造了“沌口模式、沌口速度、沌口效率、沌口作风”,在武汉开发区建设史上写下光辉篇章。1996年,为加快开发区发展,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蔡甸区沌口街、沌阳街移交开发区管理。蔡甸区顾全大局,全力配合。

在全市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下,武汉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到2000年,开发区共投入18亿元,基本实现通供水、通排水、通电、通电信、通道路、通邮政、通煤气、通蒸汽、通铁路和场地平整等“九通一平”。同时大力实施“绿、美、亮、洁”工程,开展道路绿化、成片绿化、园林绿化、园林小品、森林苗圃等绿化工程建设,总面积325公顷;建成8大绿化广场,绿化覆盖面积共357公顷。呈现出“人在绿色中,花在人丛里”的都市园林风貌。

(三)改革招商管理体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武汉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发展的生命线,提出坚持扩大开放的发展方针,把引进大公司、大财团、大品牌、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战略重点,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武汉开发区把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国外招商与国内招商相结合、开发区招商与企业招商相结合,坚持以外资为主、以大项目为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改革招商引资管理体制,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原则,成立投资服务中心,对投资商提供全程服务。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取消一系列行政事业性收费,吸引外商投资。三是走出去,主动出击,广泛参加各种招商活动,广开招商渠道。四是搞好企业服务,以诚相待,促进以商引商。经过不懈努力,到2000年底,累计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开发区兴办外商投资企业125个,合同投资总额32亿美元,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开发区。武汉开发区成为武汉市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

(四)确立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

武汉开发区因汽车项目而兴,因而首先明确汽车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确定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项目,突出产业特色,使开发区成为名符其实的汽车城;二是发展产业带动面宽、影响面广的大项目入区,以点带面;三是坚持大中小项目并举,积极吸引短平快项目,以期尽快产生经济效益,形成经济规模。

以1992年5月成立为标志,神龙公司进入全面建设高潮期。1996年9月1日,神龙公司以KD方式生产第一辆“富康”车;1998年,神龙8个分厂全部建成投产,形成集性化、多品种、计算机检制的混流生产线,具有15万辆整车和20万辆发动机的生产能力;1999年,神龙公司首次实现盈利5.18亿元;2000年,神龙公司生产轿车53900辆,市场占有率达到9%。与此同时,武汉万通汽车有限公司等先后建成投产;33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拓展市场,生产经营保持旺盛势头。汽车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经济总量占60%以上,武汉一跃成为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武汉开发区一手抓支柱产业,一手抓优势产业。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大项目的示范和凝聚作用,引进美国可口可乐、绿之源饮品、泰国植物油等一批知名企业,食品饮料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开发区食品饮料产业总产值24亿元,为开发区第二大支柱产业,改写了武汉人吃“岭南粮”、喝“珠江水”的历史。

武汉开发区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实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高科技成果产业化。1999年,武汉开发区高新企业占全区工业企业总数的2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0.9%。

经过近10年的开发建设,到2000年,武汉开发区基本形成一座以汽车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区,圆满完成第一轮创业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形成以汽车产业为龙头,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以造纸印刷产业为支撑,以食品饮料产业为骨干,其他产业同步推进的发展格局。累计批准企业1115个,合同投资总额298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47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58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区域面积扩大到90.7平方公里。综合实力居全国3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位,居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首。

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次创业(2001年—2011年)

进入21世纪后,武汉开发区步入第二次创业新阶段。开发区按照“三为主、一致力”(以外资为主、以工业为主、以出口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充分发挥政策、区位、环境、经济等四大优势,实施产业、功能、体制、环境等四大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省市大力支持多区携手共建

武汉市委、市政府抢抓历史机遇,从战略上布局武汉开发区建设。2001年1月,武汉市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提出支持发展以汽车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支持把武汉出口加工区建成华中地区加工出口基地。2006年12月,武汉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充分发挥武汉开发区的带动作用,确保5年内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2010年12月,武汉市委提出支持武汉开发区打造“武汉•中国车城”的发展目标。一系列政策规定为开发区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蔡甸区和汉阳区从全局出发,积极支持武汉开发区建设。2006年6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蔡甸区军山街移交武汉开发区托管。这是武汉开发区第二次托管,开发区管理面积增至192平方公里。经过3年的发展,到2009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112亿元,几乎比2006年翻了一番。

2010年8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把汉阳区和武汉开发区合作开发共建区(汉阳区三环线以南、南太子湖以北含南太子湖区域、东靠长江、西邻芳草路)移交武汉开发区统一管理。第三次托管同样带来大发展。3年后即2013年,武汉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41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2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82.77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或基本实现翻番。

(二)调整完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城市建设

武汉开发区根据形势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完善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武汉开发区提出“促进、先导、并举”发展方针。一是坚持“两个促进”:促进开发区赶上沿海发达开发区发展水平,促进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转变。二是坚持“两个先导”:发挥改革先导作用,发挥自主创新先导作用。开发区由“特”向“先”转变,在改革上先行先试一步;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培植一批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三是坚持“两个并举”:坚持二三产业并举,坚持外源型与内源型经济并举。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武汉开发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进入创新提升的发展阶段,实现五个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由一般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转变,资源配置由要素集聚为主向要素集聚和培育产业群并举转变,发展动力由以招商引资为主向招商引资和培育自我发展能力并举转变,环境建设由注重硬环境向硬环境和软环境并重转变。强调把开发区建设成为武汉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和中国汽车之都。

按照规划要求,武汉开发区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五”期间,基础设施项目投资42.1亿元,开工建筑面积7550.93万平方米。“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投资82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近1倍,一批区域功能性设施相继建成,新建道路70余公里、排水管网150余公里。

2011年,开发区完成批准基建投资50.87亿元,比2010年增长70%,一批基础设施竣工或开工。标志着开发区第二次大开发、大建设开始启动。

(三)改善投资软硬环境扩大招商引资规模

武汉开发区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核心、项目落地是关键的理念,始终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大员招商,探索出一套成熟的招商引资模式。

2001年,武汉开发区以建区10周年为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招商政策和思路。招商引资呈现出“八多”特征:重大项目多、高科技项目多、上市公司多、出口加工项目多、增资企业和技改项目多、入区金融企业多、签订土地合同多、在谈项目多。

武汉开发区不断加强城市建设、绿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同时认真贯彻落实武汉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意见》精神,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确立“亲商、富商、安商”理念,坚持以诚引商、以优便商、以信安商、以法护商、以商引商。积极开展企业调研走访活动,现场办公,及时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行特邀监督员制度,狠抓行风建设,实现开发区企业对管委会各部门零投诉。实行项目接待、跟踪推进“首问负责制”和项目责任制,对项目实施过程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一些关系到开发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由管委会指定委领导牵头,成立重大项目推进专班,实行重大项目重点推进。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增强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和透明性,规范行政权力;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提高效率。

投资环境改善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据统计,2001年至2005年,武汉开发区合同投资总额600多亿元,21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开发区;2005年至2011年,武汉开发区累计批准新项目428个,投资总额800多亿元。一批战略性大项目相继入区,进一步夯实了开发区的发展基础,积累了发展后劲。

(四)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土地集约程度

武汉开发区不断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开发区“十一五”规划提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节材,严格控制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利用产业集聚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建设“两型开发区”。

为此,武汉开发区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制定《环境保护奖励办法(试行)》,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率先建立环境保护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采取措施控制“两高”;着力推广东风本田公司发展“绿色工厂”创建经验,支持神龙汽车公司武汉一厂中水回用工程,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全国第二家实现污水零排放的汽车企业;提高项目准入用地和环保门槛,把项目进入和退出制度与投资额、产出效益、建筑密度、容积率挂钩,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2009年规定新批工业项目平均投资达到400万元/亩,建设密度达到55%。据2010年统计,武汉开发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20.2亿元/平方公里,单位面积财政收入29988万元/平方公里,位居中西部地区国家级开发区前列,成为武汉城区和开发区中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五)实施“十百千亿”工程积极发展产业集群

武汉开发区根据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实际,提出实施“十百千亿”工程,即培植一批产值过10亿元、税收过10亿元的企业,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和行业,到“十一五”期末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发展千亿元产业和百亿元企业被提到重要战略地位。

打造汽车产业集群是重中之重。武汉开发区引进一批汽车整车企业,如东本二厂、东本三厂、东风雷诺、神龙三厂汽车等项目;支持乘用汽车整车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以神龙汽车、东风本田、东风电动等为代表的汽车整车厂,以东风汽车工业投资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公司总部。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专用车、商用车,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汽车技术研发,形成以东风汽车、东风有限、法雷奥车灯为代表的研发中心,推动汽车企业原始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发展汽车物流、汽车金融等汽车服务业,不断健全汽车市场体系。这一系列举措促进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2010年,开发区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武汉市第一个过千亿元产业,产销达到67万辆,产值1028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4.0倍和4.3倍。

大力发展电子电器产业。武汉开发区以海尔、美的、格力、冠捷等重点企业为依托,推动电子电器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开发区电子电器产业总产值356.2亿元,比2005年增长3.12倍,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23.71%。

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是实施“十百千亿工程”的重要环节。2006—2010年,开发区投资76亿元的东风本田第二工厂24万辆生产基地、投资70亿元的神龙第三工厂、投资30亿元的格力电器生产基地、投资28亿元的名幸电子、投资6亿元的美的小家电、投资5.2亿元的东风有限研发中心等一批战略性重大项目相继入区。一批重大项目投产推动汽车产业和电子电器产业的加速形成。

一系列重大改革创新举措的实施,促进武汉开发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一年一大步,几年一台阶。“十五”期间,武汉开发区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2.4亿元,年均增长19.5%;财政收入累计实现108.58亿元,年均增长2l.l6%。2009年,武汉开发区全口径工业企业总产值1112.03亿元,跨入千亿元开发区行列。“十一五”时期,累计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49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6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470亿元。

三、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产城一体化(2012年—)

经过20年的发展,武汉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也面临许多风险和挑战。开发区深刻认识到工业化“一条腿”无法适应跨越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转型。2012年,武汉开发区作出“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推进产城一体化的重大决策。提出从单一的产业区向综合性的新城区发展,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示范区。具体目标是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适度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一)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夯实城市发展基础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产城一体化首先要大力发展产业,为城市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武汉开发区利用既有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一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做大做强汽车产业,积极推进总投资110亿元东风雷诺、总投资105亿元东风本田三厂、总投资50.9亿元东风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深汽车零部件产业,拓展汽车销售及后市场服务。

二是打造武汉开发区版工业4.0。关注“互联网+”时代涌现出的新业态、新行业形态,结合开发区完备的制造体系和能力,建设符合“中国制造2025”要求的一流园区。以总投资70亿元的海尔创新工业园为基础,探索推行“用户体验可视化”的定制化生产模式,打造家电领域智能制造、物流与体验基地。

三是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创造出新的制造业发展范式。积极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以中国飞行者大会永久会址落户开发区为契机,打造中国航空运动主要基地和中部地区通航服务中心,形成相对完整的通航产业链。抢抓国家卫星产业国际创新园获国家科技部认定机遇,将开发区发展成卫星通讯、导航、遥感、装备制造等产业聚集区。积极推进与微软武汉分公司在智慧城市项目、建立智慧城市创新中心等方面的合作,大力推动智能装备产业加速集聚,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一批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加快新材料工业发展,投资50亿元的金发科技新材料项目即将完工。统计资料表明,2014年,武汉开发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3家,高新技术产值2081亿,占工业总产值的41.13%。201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家;一批企业进入国家和省市创新企业队伍。

(二)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做强产业发展载体

城市是发展工业、做强产业的载体;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武汉开发区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先后引进湘隆•时代商业中心、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永旺梦乐城大型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重点打造的国际文化城、华中汽车产业物流园、艺术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2015年,武汉开发区服务业增加值160亿元,比2010年增长3倍多。

二是加强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社会公共事业。投资30亿元建成武汉体育中心“一场两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相关配套设施,投入1.3亿元建成车都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新建总投资4.7亿元、拥有1100张床位的协和医院西区,引进总投资10亿元、拥有1400张床位的亚洲心脏病医院;规划实施占地5000亩的职业教育园区,“高位嫁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全方位建设“15分钟社会服务圈”,建设养老院、福利院,千方百计解决就业问题等等。市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得到了实惠,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三是完善城市路网,升级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期间,武汉开发区投资190亿元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建设,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倍多。实施东风大道快速化改造和武汉三环线西段、四环线开发区段等快速路网建设和改造,实现对武汉市二环、三环、四环线串联,打通武汉西南方向最重要的快速出城通道;积极推进军山片整体开发建设。道路建设总长200公路,增加雨污水排水管网190公里。地铁3号线通车,开发区进入地铁时代。一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建成,构建起连通主城区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安全畅达、高效有序的立体交通体系,提升了城市功能。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美丽开发区。按照道路建设景观化、绿道建设网络化、湖泊治理公园化、山体修复生态化、企业建绿标准化、核心绿地花园化的理念,武汉开发区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实施沿道路绿化、沿湖泊绿化、重点山体修复绿化、重点景区深度绿化等精品工程;实施龙灵山“绿肺”工程,打造“十里花坡、百亩荷塘、千亩茶园、万亩森林”城市美景;实施湖湖连通工程,构建开发区现代工业与山、水、绿地有机融合景观;建设总长300公里的城市绿道网络体系,实现全区沿山、沿湖、沿城市生活区绿道全覆盖。努力实现开发区“特色强、品位高、环境好、功能全、文明和谐”的目标。

(三)深化领导体制改革推进两区融合发展

到2013年,武汉开发区经济总量巨大,但仅存4.97平方公里可用地,大项目难以落地;而汉南区经济总量仅为百亿元,总面积287平方公里,却无大项目青睐。省市委、省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将汉南区整体移交武汉开发区托管,实行两区联合。开发区在保持汉南行政区划不变、建制不变、功能不变的基础上,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实施一体化发展,探索“开发区+行政区”发展模式。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思路,开发区强力推进改革,2015年,原有54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3个,减少57.4%;制定《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推出推进投资便利化等18条重大举措,覆盖全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这将对武汉开发区跨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与此同时,武汉开发区积极实施园区体制改革。按照产业规划布局,设立制造业园区、商务城、智慧生态城等8个园区,主要负责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企业等事务,是全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园区所在地街道逐步剥离经济职能,专职负责社会事务,让经济事务归园区,社会事务归街道,专业人做专业事。

(四)创新管理体制实施人才战略

武汉开发区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推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和“先照后证”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将原属于核准制的部分外商(含中外合资)项目变更为备案制。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成立全市首家行政审批局,初步建立“一颗印章管审批”高效审批模式;企业注册审批一天办结,在武汉市率先完成“三证合一”相关改造配套工作,颁发武汉市首张外资企业“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民企倍增发展的30条意见》,积极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年报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

创新招商体制。武汉开发区加强投资项目引进质量监管,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严格把握产业关联度、投资强度、单位土地面积的税收额度、科技高度、环保高度和建设速度的标准,严格项目投资准入,宁缺毋滥。截至2014年底,武汉开发区共有5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累计投资2211亿元。2015年招商引资总额达到420亿元。

创新金融体制。早在2008年,武汉开发区制定《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实施办法》,成立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开发区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编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市辅导手册》,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动态管理系统。2011年,开发区印发《关于促进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好开发区金融服务业;积极支持企业融资,鼓励开发区金融机构先行先试。开展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服务工作,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库。2012年至2013年,开发区共有40家企业进入湖北省和武汉市上市后备企业名单。2014年,武汉雷迪特汽车冷却系统有限公司等8个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武汉车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发行20亿元企业债券,积极筹备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智慧城与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成立武汉智慧城市创业投资基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创新科技体制。武汉开发区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扶持重点发展产业科技项目,支持科技创业孵化项目,奖励科技创新项目,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13年,开发区印发《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规定财政每年度拿出不少于1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并制定《鼓励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提出对具有高新技术、高附加值,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创新基金的形式给予资助。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并实施分类管理。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2012年新增企业孵化器2家,面积17万平方米。2014年,开发区实施高企培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数量创历史新高;申请专利2744件,比2013年增长29.92%。2016年,创新驱动取得新突破,南太子湖创新谷成功入选首批“创谷”试点,智慧生态城园区PPP项目立项。高新技术发展推动开发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武汉开发区全面推进“招才引智”、人才兴业、人才强区战略,制定实施高端人才居住、创业场所支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配套政策,组织开展中央“千人计划”、湖北省“百人计划”和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申报工作,积极实施“武汉城市合伙人•车都英才”计划和“高端人才集聚”工程,开展“制造业创新拔尖人才”评选活动,一批高端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孵化器建设,成立以智能制造和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创客空间——智造工坊,建设开发区人才大厦。大力实施“青桐计划”,三角湖创业服务中心获批省级青年企业孵化器,2015年吸纳孵化企业64家,成为名符其实的“大学生创业特区”。

产城一体化极大地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期间,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或基本实现翻番。2015年,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累计有企业15000多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7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2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9亿元。

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要地位与经验

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发展,武汉开发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强,稳居中西部国家级开发区首位,先后被国家授予“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国家电动汽车研发、产业化示范运营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普及地”等,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位居湖北武汉第一,是全市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在湖北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湖北武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实施“万亿倍增”战略的龙头作用。武汉市委、市政府要求武汉开发区当好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龙头;2014年武汉市委作出“万亿倍增”战略决策,要求“大车都”板块工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武汉开发区不负厚望,勇担重任,主要经济指标居武汉首位,走在全省最前列。2014年,武汉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武汉市比重1/10,工业总产值占武汉市约1/4,全口径财政收入占武汉市约1/7,税收占武汉市1/5强,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2016年上半年统计,武汉开发区工业投资和增幅全市双第一。在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实施“万亿倍增”战略中,武汉开发区发挥了龙头作用。

第二,武汉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武汉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很快,表现出明显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全市第一,所占比重越来越大。2005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占武汉市的15.74%,工业增加值占16.41%,财政收入占7.05%。2010年,开发区三项指标分别占武汉市的23.47%、21.02%和12.9%,分别比2005年提高7.07、5.23、5.86个百分点。二是经济发展速度快。2010年,武汉开发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五”期末的基础上取得翻两番的成绩,其中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是“十五”期末的3.96倍、3.5倍和3.67倍。近几年来,随着经济指标基数的增大,经济增速相对下降,但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与2010年相比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0.6%;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04.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32.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1.8%。三是经济发展后劲足。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不断壮大,技术日臻完善,竞争力不断提升;优势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势头强劲;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引擎作用越来越强。

第三,产业集群建设的示范作用。武汉开发区积极推进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工程,把发展汽车产业作为中心工作,打造千亿元产业集群。2014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汽车和电子电器产业总产值之和占工业总产值的88.15%。过十亿元企业26家,其中过百亿元企业4家。

第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示范作用。武汉开发区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按市场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全面清理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企业发展“乘法”。学习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推进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武汉开发区成为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试验田和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区。

第五,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武汉开发区坚持创新发展,集聚创新要素,重点是研发和转化国际领先科技成果,努力在前沿领域和重大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不断提高整车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据对东风公司统计,到2010年,该公司共投入技术开发经费21.4亿元,开发各类车型1960个,申请专利77项,申请数量位居全国汽车行业第一;当年东风牌自主品牌轿车达到50%以上。武汉开发区成为全国汽车行业拥有自主品牌最多的区域,实现了由“武汉制造”向“武汉创造”的转变。2014年,区内各类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及实验室24家,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第六,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开发区通过托管、共建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成果转化、体制创新以及产品、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流动,发挥示范、先导和辐射作用,引领全市经济和武汉城市圈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其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空间结构的变化,带动湖北经济发展。首先是托管汉南区,与蔡甸区、汉阳区等区密切合作,形成整体合力,实现共赢,打造一个新城区。其次是对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影响。武汉开发区托管洪湖市新滩新区,与仙桃市合作共建龙华山工业园区,与黄冈市合作共建黄冈产业园等。截至2015年,洪湖新滩新区签约项目75个,协议投资额200亿元,建成投产项目20个,在建项目23个,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初现规模。三是通过延伸产业链、产品和技术扩散等方式,带动湖北经济发展。

(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经验

武汉开发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取得辉煌成就,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做大做强汽车整车产业。20多年来,开发区始终把汽车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咬定青山不放松。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软硬环境,引进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来开发区投资建厂;大力支持东风汽车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等整车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第二,始终坚持改革创新。武汉开发区坚持改革发展,创新体制机制,实行“小政府、大社会”,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按照精简、高效原则,建立大部门体制,实行“一对多”对上衔接;简政放权,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权力清单、流程清单、责任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由注重事前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督转变,从管制型、粗放型向服务型、精细化转变,从分散型、封闭型向集约型、开放型转变;设立行政综合执法局和市场监管局,逐步实现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由“九龙治水”向“一条龙监管执法”转变,并建设大数据监管平台,实施有效监控。

第三,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武汉开发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成为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率最高的地区之一。1999年元旦,率先迈过北京汽车尾气排放高“门槛”的富康轿车,第一个被北京市政府贴上“绿色环保车”标签,成为我国第一批绿色环保车。强化“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理念,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步伐,开展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度保护山体河流湖泊塘堰,大范围植树造林栽花种草。加强城市管理,努力做到“让城市安静下来”。截至2015年4月,武汉开发区城市绿化率达到35.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平方米;军山第一大道景观绿化工程成为全市标杆。市民行走在绿色里,休闲在花丛中,在家门口享受大自然。

第四,全面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战略。武汉开发区站高谋远,适应科技发展和工业化发展新形势,确定“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开展产城一体化建设。积极做好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定位,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产业自我更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化,扩大产业空间,加速产业集聚,推进产业集群扩张;促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持续改善民生福祉;突出汽车产业与文化、科技融合,双轮驱动,打造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的宜居新城。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武汉开发区加强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制定改革创新“路线图”和“时间表”,瞄准国际先进水平,聚精会神狠抓产业发展,竭尽全力推进转型升级,补短板,上水平,显特色,努力建设武汉市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示范区,实现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要素发展转变,从城市功能完善向环境优美转变,从单一工业园区向中心城区转变,将城市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融为一体。

(撰稿人:余英杰凃天向刘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