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史研究 > 专题研究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发布日期:2016-06-16 11:09:00

黄建芳

一、武汉“工业倍增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

工业是财富之源,工业乃经济之母。工业是支撑城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体现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人口的持续流入、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城市整体环境的改善,都有赖于工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基础。离开工业的发展,金融、物流、会展等依托工业的服务业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上武汉赶上了中国两次工业化浪潮。一是近代工业的发轫,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建设高潮。一批“武字头”企业为武汉带来了荣耀和财富。1982年,武汉工业总产值居全国第四位。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提出“两个大局”[①]的战略构想,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了东部沿海地区,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全国老工业基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与东部沿海先进城市的差距逐年拉大。到“十一五”期间,全国的工业版图已发生巨大变化。“十一五”末,我国东部和东北的工业化水平已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其中东部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后半阶段;而中部和西部的工业化水平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2010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虽达到6425亿元,但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下滑;而且合肥、长沙等兄弟城市都在快速跃进:合肥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769亿元,增幅连续三年领跑全国省城;长沙当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9亿元,增加值基本逼平武汉。从国内外同类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无一不是经历了工业化之后才成为经济强市的。上海、北京、广州在GDP达到1万亿时,工业占比达45%以上,而2010年武汉市工业在GDP中的占比仅为35.2%。工业发展不足已是当前武汉市与其他发达城市的最大差距,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武汉市仍需面临的主要矛盾。

2010年,伴随着《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编制,《武汉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也同步处于紧锣密鼓编制中。为准确把握未来五年武汉工业发展的方向,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编制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责任单位,在着手项目之初,首先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武汉工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认为“十二五”时期,国际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工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总体来看,武汉工业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将保持适度增长态势,工业化、城镇化仍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扩大内需提升为主导发展战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国内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武汉地处内陆市场腹地,是发展内生型经济的重点区域,在中央扩大消费,优化投资结构战略实施中有望成为吸引国内外各类产业投资的核心区域。武汉产业门类齐全,汽车、消费电子、食品烟草等产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基础雄厚,契合国家内需要求,具有巨大发展空间。二是多重国家政策叠加推进。“十一五”末,国家定位武汉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全国先进制造业中心、重要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武汉在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得国家更多支持。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施阶段,以及“两纵两横”经济带建设和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一主两副”开发开放战略布局调整,将武汉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使武汉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指向更加明晰。“两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有利于武汉体制机制创新,获取更宽领域的政策支持。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优势,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格局将继续深入发展,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将促使国际资本加快向基础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较高的中国转移。从国内看,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给优势逐渐消失,沿海地区产业和资本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成为必然趋势。武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科技研发能力强,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条件和优势。四是城市功能提升拓展的机遇。“高铁时代”的到来、省内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建立起武汉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以及省内城市的快捷联系,进一步强化武汉经济与区位优势。武汉新港、天河机场、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轨道交通、水电气路和排污等基础设施改善提升,以及中部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优化了投资环境。武钢、东风、富士康、80万吨乙烯等大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发展及布局,国家级开发区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为武汉工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面临的挑战和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国际金融危机催生重大技术变革,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逐渐成为重塑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主动力,各省市纷纷强化自主创新,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武汉工业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能力较弱,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在转型发展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二是区域竞争加剧的压力。珠三角、长三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多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各地区、各城市进位争先,加速赶超势头十分明显。各城市都力争获得吸引工业资源的战略地位,在争夺工业市场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些都对武汉工业发展形成新的压力和制约。同时,随着近两年新建项目的陆续投产,部分行业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钢铁、水泥、化工等产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局面将逐步显露,进一步加剧竞争压力。三是资源与环境约束压力。武汉是能源净输入城市,随着工业扩张,能源、资源消耗增大,加之国家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以及资源税改革的推进,能源资源供应和价格上升对工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的冲击将日益加大。“十二五”期间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期,工业环境影响限制日趋严格,工业污染排放与治理将对工业发展形成强制约束。此外,工业发展土地要素既面临总量制约,又面临结构性管控。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背景下,武汉做出了选择。2010年12月中共武汉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回顾武汉市“十一五”时期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分析所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的目标。

市长阮成发在代表市委常委会就《建议》向市委十一届十次全委会议作几点说明时指出:当前,发展不够仍是武汉最大的实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武汉市目前存在的城市功能不完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公共服务不健全等问题都是因为发展不够引起的。加快发展是解决武汉所有问题的关键、基础和总钥匙。与同类城市相比,武汉市经济总量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上。武汉市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在这样一个阶段,工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体现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武汉市的工业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如何进一步提升发展规模、水平和竞争力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实现工业发展新的突破。

阮成发在《说明》中提出了从三个方面着力的方向:一是通过优化结构,改善品质质量,增强配套能力,促进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升级改造、由大变强。二是通过再上一批大项目,强化多点支撑。一方面加快80万吨乙烯、东风本田、富士康武汉科技园、中芯国际武汉芯片等一批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达产。另一方面,开工建设神龙三厂、格力电器产业园等一批新的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是新引进一批投资过百亿的重大产业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三是通过壮大产业和企业规模,培育发展一批千亿元产业和百亿元企业,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实现主要工业经济指标翻番。

2011年3月23日,正式对外公布的《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武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基地,加快建设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为把武汉建成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在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方面,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倍增计划”,以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通过重点实施“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千亿投资百亿项目”工程、千亿板块百亿园区”工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壮大工程、绿色制造工程等六大工程,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0亿元,力争突破16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2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具体体现在:电子信息、汽车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装备制造、食品产业超过2000亿元,钢铁、石化产业超过1000亿元,百亿元企业20户以上;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由“十一五”末的26%提高到“十二五”末的35%以上;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7倍,“十二五”期间累计达到8000亿元,力争突破1万亿元;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值超过3500亿元,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超过2000亿元,武汉化学工业区和青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超过1000亿元,30个工业园区超过100亿元;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管理上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增加1倍,各类小企业增加10万户;强化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和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绿色制造,实现转型发展。达到上述目标,意味着武汉市工业总产值、工业总投资、产值过百亿元企业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与“十一五”时期相比,全部实现翻番。

二、“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以来所历经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全面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建设分布全市“6+3”区域内的9大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

2011年1月4日,步入“十二五”开局年的首个工作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审议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三农”工作两项重大议题,为全市“十二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早作筹谋。市长阮成发在会上指出,武汉作为国家定位的“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展望“十二五”发展,成败皆在工业。坚定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顺利实现工业倍增计划,就能为实现“十二五”全市经济总量倍增奠定坚实基础,使城市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他强调,实施“工业倍增计划”,要坚持“巩固存量、扩大增量”两手并重,一方面支持传统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产业链的形成和壮大主动策划招商,引进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大项目,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挥集聚效应。各项支持优惠政策务求实用和真正具有吸引力,“刺激”工业企业在汉加快发展。会议原则通过《中共武汉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该《意见》于1月28日正式对外公布。

《意见》强调,“十二五”时期,武汉市必须通过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保持工业强劲增长势头,进一步发挥工业在武汉市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为把武汉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打下坚实基础。《意见》对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都加以系统阐述和明确界定,并提出了涵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工业融资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工业招商引资、保障工业用地供应、强化工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工业企业开拓市场、完善产业配套体系、推进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等十三个方面的主要措施。

为诚揽顶尖人才助推“十二五”工业倍增计划的实现,《意见》确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核心成员或领军人才来汉,最高可获500万元创业资金。世界一流领军人才还可获得利息额25%的贷款贴息,贴息总额不超过100万元,以及申报知识产权50%的费用补贴等资金扶持。国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最高可获100万元创业资金、利息额25%的贷款贴息以及申报知识产权费用补贴等资金扶持,并可在办公用房、自住房和个人所得税等方面获得补贴和优惠。企业引进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来汉落户并签订5年以上服务合同的,5年内由市财政给予每人每月一定比例的工资外津贴。

《意见》提出大力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成果以股权投入方式进行转化的,成果完成人可享有不高于该项目成果所占股份70%的股权;以技术转让方式将成果提供给他人实施转化的,成果完成人可享有不低于转让所得的税后净收入20%的收益。工业企业上市融资也可获得丰厚奖励:后备企业实现上市且募集资金80%以上投资于武汉市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上市公司以配股、增发、发行公司债等方式实现再融资,且募集资金80%以上投资于武汉市的,按照实际募集资金的1‰奖励企业主要负责人,最高限额为50万元。鼓励和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

自2011年起,市级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加到1.7亿元,以后每年新增3000万元,到“十二五”时期末达到2.9亿元,以贴息和无偿资助的方式,用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支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远城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安排用于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项目的用地应达到50%以上,90%以上工业用地用于工业园区,优先保障国家、省、市重点项目用地需要。

2月13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代理市长唐良智在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武汉市在“十二五”时期将要重点实现的九大目标任务,其中的第一项就是: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工业投资五年累计超过8000亿元。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0亿元。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全球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位居全国前列的汽车生产基地,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食品加工和进出口物流基地,武汉化学工业区初步建成全国一流的生态化工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500亿元。

《报告》提出,2011年的具体任务是:启动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提升工业规模和实力。实施“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工程。千亿元产业达到3个。制定百亿元企业培育目录,出台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的政策措施。实施“千亿投资、百亿项目”工程,加快富士康武汉科技园、神龙三厂、东风本田二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工业投资突破1100亿元。实施“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壮大工程”,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0户以上。大力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每个远城区集中力量抓好一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建设,力争远城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深入实施十大科技专项。培育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优势产业领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密集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

4月6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十一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强调,投资环境不优的问题,已成为武汉市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障碍,必须痛下决心,大刀阔斧,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治。要牢固树立“服务企业、服务企业家”的理念,精简审批事项,切实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一流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的办法,实现“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以改善政务环境为突破口,以政务环境的改善,带动投资环境的全面改善,分阶段、分领域、分重点地强力推进,打攻坚战,打持久战,打造“阳光政府”。全会决定在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努力打造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城市,为武汉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4月10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实施办法》,提出努力使投资环境一年大变样,三年实现根本改善,规定工业、服务业以及公共服务领域为2011年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是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服务举措包括:建立明确的责任“买单制”和倒查机制,上级领导对分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负责,凡落实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工作不力或完不成任务的,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倒查追究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的责任;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完成工作不力、考核评议综合排名靠后且分值低于合格值的,挂“黄牌”警告,责令整改,整改期间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调动或提拔任用,考核综合排名连续两年靠后且分值低于合格值的,对该单位主要负责人就地免职;制定出台《关于对损害投资发展环境行为实行问责的暂行办法》,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损害投资发展环境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等。

4月14日,武汉市召开市委市政府工作会,对“十二五”工业发展“倍增计划”进行动员部署。市委书记阮成发在会上强调,工业不跨越、不倍增,全市“十二五”经济总量、经济发展结构和质量的跨越就会落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阮成发指出,四个主要开发区[②]要成为工业倍增的引擎,发挥“火车头”作用,以超越全市均速的“加速度”尽快实现倍增目标;远城区要担当重要生力军,每个远城区集中力量建好一个工业园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要以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作为重要支撑,全力招商引资,确保工业投资强劲增长;要切实改善工业发展环境,全市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优化发展环境的工作,要首先解决工业项目落地难的问题。

7月23日闭幕的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上,市长唐良智再次强调“工业强市”战略,要求强力推进“工业倍增”计划,把发展工业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首位,促进工业领先跨越发展。指出“工业是武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赶超先进城市,再铸大武汉辉煌,首先是要在工业发展上实现跨越和赶超,再铸大武汉工业的辉煌。超常规、跨越发展工业,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们等不得、慢不得、玩不起!”政府和市场主体要共同作为,在五个方面使劲,推动工业跨越发展:抓协调服务,抓扩大投资,抓平台建设,抓企业发展,抓产业集群。

2011年3月起,武汉市首次把工业投资占比、工业增加值占比、工业投资项目数量、工业投资增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与各区绩效目标挂钩。蔡甸、江夏、汉南、新洲、黄陂、东西湖、汉阳、青山、洪山等九个区及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纷纷签订工业“军令状”。从区委书记到街镇干部,全员上阵招商,一批大项目纷纷落户武汉。3月,总投资30亿元、产业总收入近100亿元的中国航空工业武汉产业园,落户黄陂临空经济区;4月,兵装集团投资44亿元的单晶硅电池项目落户黄陂;5月,中建集团投资10亿元幕墙项目,落户蔡甸……各区开始争相推行工业“代办制”,如青山区帮助企业1天拿到工商执照,原需要79个工作日才能把项目推到土地审批窗口,结果只用了15天,成功抢下了投资20.9亿元的100万吨煤焦油加工项目。

4月26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工作会。市长唐良智在会上指出,与先进城市相比,武汉的工业量不够、质不高、增长速度缓慢、园区规模不大,尤其是远城区工业仍是小作坊,仍以小农意识搞工业,没有大思路大工业精神。目前我们对发展工业的认识还不到位,工业在一些远城区区长的头脑中,并没有成为头等重要的大事。他强调,武汉要发展工业,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武汉工业化承载的平台。发展工业应成为武汉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推进远城区新型工业化应是远城区治庸问责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把推进远城区工业化发展作为治庸问责的示范工程。会议决定,调高2011年武汉市工业增长目标任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值的合格值、挑战值分别上调3和10.1个百分点。会议还确定了6位副市长对口联系6个远城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责任分工。

5月30日,市政府召开全市远城区新型工业化招商和项目调度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市长唐良智在充分肯定蔡甸、江夏、东西湖、汉南、黄陂、新洲区等6个远城区及青山、洪山、汉阳等3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前期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强调,远城区新型工业化要再提高认识,再加大力度,再增加速度,再加快发展进程,进一步改进工业化推进方式。他要求,进一步推进远城区工业化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招商引资全员上阵,形成专班,既态度诚恳,更精于专业化;既要普遍撒网,也要紧盯一些有潜力的大产业大项目有目的招商;要优化工业项目落地管理,尽快出台招商引资的政策体系;并就对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台湾等地区,对接日、韩、美等国家,对接央企等领域的招商落实好相关工作。

7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工作会议,下发《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工业项目行政审批流程优化方案(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规定工业项目审批环节由原来的31个减少到14个,市级审批权限大幅向区下放;免征31项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和减免9项工业项目落地审批收费;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748项减少到339项;审批时限最长不超过60个工作日。

为解决工业用地不足,武汉市于7月出台“远城区示范工业园区规划意见”,规划明确,建设分布全市“6+3”区域内的9大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东西湖区示范工业园按30平方公里以上规划,蔡甸、江夏、汉南、黄陂、新洲区示范工业园按20平方公里以上规划,洪山、汉阳、青山区示范园区按10平方公里以上规划。新的示范园不是“摊大饼”,而是为新型工业化产业政策实施导向,将过去分散摆布的项目归拢,设立新标高,强调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节能环保,以大项目催生大产业,带动大配套,形成大集聚,壮大支柱产业,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限制高耗能产业,淘汰落后产能。规定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不得低于25亿元,产出不得低于40亿元,重点扶持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钢铁及深加工、食品烟草等支柱产业和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到2015年形成5个1000亿元、4个500亿元园区。

2011年,武汉市工业战线坚持工业强市,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复杂多变形势下的各种不利因素,全面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化经济运行协调,着力推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大力促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深化企业服务,工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迈上8000亿元台阶,达到846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总产值7390.66亿元,增长21.8%。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709.2亿元,增长17.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0.1%,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41.7%;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58.75亿元,增长16%。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202.14亿元,增长42%,增幅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名列第一。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8.25%,比上年提高5.69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产业集聚度稳步提高。全市11个重点产业(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及环保、食品烟草、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日用轻工、建筑材料)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19.1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7%,其中,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业新增3个,达到4个。全年汽车产业完成产值13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010.92亿元,增长31.4%;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080.66亿元,增长25%;钢铁产业完成产值1028.58亿元,增长17.3%。食品烟草、能源环保产业产值过600亿元。石化、日用轻工、建材、生物医药、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增幅均在20%以上。企业规模发展壮大,空间布局日趋优化。

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壮大工程,出台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分行业、分产业的融资对接活动,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户,新培育创建14家市级全民创业示范基地,新增创业基地面积110万平方米,为中小企业协调融资270亿元,提供贷款担保总额453.5亿元。民营经济占武汉市GDP比重达到41.1%左右。

(二)第二阶段: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四大工业板块逐步成形

为实现中共武汉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所提出的“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大武汉新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2012年1月5日,市长唐良智在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四大工业板块[③],强化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的产业支撑。到2016年,工业投资达到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工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把武汉建设成为全球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全国领先的汽车、装备制造、钢铁产业基地,华中地区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为实现这一目标,2012年必须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实现工业发展历史性跨越。加大工业投入,工业投资突破1500亿元,增长25%以上。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确保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中交;东风本田二厂、东旭液晶玻璃基板、格力电器产业园、武船双柳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加快建设神龙三厂、富士康三期、武汉新芯12英寸芯片扩能、国药基地、长动搬迁改造、天威新能源、新华光硅晶显示科技、粤海光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武钢镀锡板、东风公司双离合变速器、华为光电子研发生产基地、力诺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增产值过百亿元企业2家、产值过十亿元企业10家。实施“中小企业壮大工程”,促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推进产业集聚,制定实施九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四大工业板块空间发展规划,每个新城区工业示范园区基本实现10平方公里“七通一平”。

市政府明确,2012年全年35%新增用地确保工业。同时,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规划面积提高到231平方公里,为现有的3.8倍。而截至2010年,武汉所有工业占地面积仅为165平方公里。全市实行工业一周一通报、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比,全力推进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3月27日,市长唐良智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会议指出,自2011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战略决策以来,武汉市工业发展势头强劲,主要指标快速增长,投资增幅创历史新高。但从全国看,与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比,武汉工业总量规模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够强。新城区尚未形成以现代大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6个新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市的26%。未来5年,武汉市将坚持工业“提速扩量”和“结构调整”。全面优化空间布局,打造四大工业板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力推进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新城区力争2年内各建成20平方公里以上示范园区,跨三环线的三个中心城区2年内各完成10平方公里以上示范园区。制定并组织实施《武汉市工业重点集群以及产业链规划纲要》,做强产业链,做深价值链,形成九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还将突破性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集中各项政策和扶持资金向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倾斜;切实降低准入门槛,不断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等。

为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的引领作用,4月26日,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倍增”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主要路径、主要措施加以具体阐释,提出加大科学技术研究及开发等专项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采用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支持,加大对首台(套)等重大技术和产品的推广示范应用的扶持力度。

6月,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唐良智率队赴工业示范园实地“拉练式检查”。结果表明,上半年,武汉“6+3”区域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25.28亿元,是2011年全年的3.1倍,共拆迁约250万平方米,道路和市政管网设施建设量是2011年同期的3倍以上。高峰时期,武汉各园区建设工地里,每日投入的大型机械达1800台。上海通用汽车武汉基地项目从与武汉接触到项目开工,总共160天,比一般工业项目至少节省一半时间;项目所在地江夏区仅用20天,平整出相当于200个足球场的8000亩土地,创造了“武汉速度”。

阮成发指出,立足长远,关键要把握好两个内涵,一是遵循世界工业化大趋势,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工业示范园区、项目引进都要适应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提升武汉产业带动功能。要高度重视项目的规模、质量和水平,绝不能为了追求数量而降低引进门槛,要重点盯准大项目、技术水平高和核心竞争力强的高精尖项目、具备完善产业链功能的项目;要高度重视工业示范园区的质量和水平,每个园区至少要建好一条主干道,并配套形成完善路网,合理布局项目,做好园区公共绿化。同时指出,在推进工业倍增热潮中要保持清醒头脑:慎重对待工业地产项目,让政府优惠政策最直接惠及工业企业;要节约用地;要加强对各新城区工业示范园区的产业指导,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全市工业发展。

2012年上半年国际宏观环境仍偏紧,欧债危机继续发酵,市场需求增长乏力,综合成本刚性上升,在此大环境下武汉市部分重点产业和企业生产增长乏力的实际,市政府决定设立由市长或副市长带队的8个调研走访组(每组走访1—2个城区),走访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石油化工、食品烟草等行业约百家重点企业。旨在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加大服务企业力度,为企业打气鼓劲,提速武汉市“工业倍增”计划。7月27日,全市重点企业大走访活动正式启动。市长唐良智实地调研走访了长航重工青山船厂和中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在青山船厂,唐良智表示,经济困难时市委市政府将积极帮助企业共渡难关,通过大家努力相信企业一定会走出困境。他还积极肯定并鼓励青山船厂继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中船重工武汉船机提出希望支持加快推进武东船舶配套工业园区及参与地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唐良智均给予积极回应,表示将全力以赴为企业做好服务。他还重点鼓励武汉船机要向三一重工学习,既要做强高端,还要做大底座,在危机时学会借机扩张,积极兼并重组实施对外扩张战略。

为实现偏紧宏观经济形势下的“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目标,8月20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工业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若干意见》,共出台13条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意见。《意见》强化了4个领域的支持力度,即加强工业有效投资,支持企业开拓市场,缓解企业融资难题以及减轻企业负担等。《意见》要求,各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便利直通车和各类项目绿色通道服务,构建服务企业的长效工作机制。提出在企业技术改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业投资等方面,将实施贷款贴息或财政补贴。同时,积极支持企业开拓市场,政府采购项目年度预算总额30%以上的份额专门面向本市中小企业采购,计划3年内每年集中组织1—2次本地名优产品全国展销活动,并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在融资问题上,对经营暂时困难的企业给予支持,对于信用记录好、产品有市场有订单、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重点工业企业,给予一定的补助。此外还将对困难企业给予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支持,规范涉企收费和中介机构服务费,以减轻企业负担。除国家和省市已有规定的外,上述政策的执行期限为3年。

同月,《武汉市工业倍增产业导向目录(2012年本)》出炉,其中涉及的12大产业192个条目,即为武汉工业鼓励发展的重点产品和技术方向。《目录》是武汉市首次发布的关于工业产业、产品、技术的政策性文件,具有方向性指导作用。

8月,市政府还借鉴美国“硅谷”创新发展模式,印发了《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意见》(被市长唐良智称为“黄金十条、条条管用”),在资本特区、人才、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40多项政策,旨在激发各类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这些政策因含金量高以及突破力度大,引起业界、高校和全国的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力。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多所高校密集出台新规鼓励教师创业,让研究成果不再躺着“睡大觉”。

11月21日,武汉市治庸问责办到有关单位进行督察的结果显示,武汉市落实工业、服务业和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新流程已收到实效,新城区工业项目施工许可审批,已可实现当场办结。

2012年前10个月数据表明,武汉市工业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发挥龙头支撑作用,如武汉开发区1—10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增长21.6%和22.6%,大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城区工业主战场地位日益凸显,6个新城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9.32亿元,增长39.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3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也因地制宜发展工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经济区、大临港经济区四大工业板块,逐步成形。

从2012年全年看,外资大鳄、央企纷纷落子武汉,武汉的“洼地效应”开始凸现,工业投资额呈爆发性增长。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工业投资1700亿元,增长41.7%。能源环保、食品烟草成为新的千亿产业,千亿产业达到5个。6个新城区工业倍增示范园区各实现10平方公里“七通一平”,汉阳区、青山区、洪山区各实现5平方公里“七通一平”。80万吨乙烯项目建成中交,东风本田二厂、武钢一硅钢技术改造、武石化炼油改造二期、格力电器武汉产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上海通用武汉生产基地、联想武汉生产基地、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武钢镀锡板、北车轨道交通装备修造基地、力诺武汉产业基地、湖北广电传媒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签约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其中50亿元以上10个。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36%,新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5%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5家。

(三)第三阶段:“工业倍增”再提速,优化工业布局,适时启动十大产业链构建工程

围绕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倍增下一年“再进一步”的目标,早在2012年12月13日,市委书记阮成发就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新城区新型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确定了2013的发展计划:工业倍增示范园区调整为发展区,按每个新城区工业用地不少于30平方公里的标准,于上半年完成整体空间布局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确保年内每个新城区建成20平方公里的示范园区,3个跨三环中心城区各建成10平方公里的示范园区。阮成发充分肯定新城区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形势喜人,要求克难攻坚,以更大力度毫不动摇推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为提升全市经济总量提供坚实支撑,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夯实载体。他强调,要抓好规模、项目、配套设施建设这3个关键环节,把工业倍增示范园建设成为武汉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示范园。规模方面,要确保“6+3”示范园区建设任务如期完成;项目方面,宁缺毋滥,在深入研究确定各园区产业发展重点的基础上,舍得让利、主动上门,千方百计引进能带动整个园区产业链的龙头、引擎项目;配套方面,做到产城一体化建设,强化规划指导,为入驻企业和员工提供完善的综合配套设施服务,同时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

2013年2月8日,农历春节前两天,武汉市2013年工业倍增计划工作会议照常举行。市长唐良智表示,2012年,武汉克服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迎难而上,工业倍增全面提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2位。工业投资总量和增幅分别位列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第7位、第3位。2013年武汉工业还要“快马加鞭”,工业倍增的关键抓手,仍在投资和项目。工业投资要确保2400亿元,力争2500亿元;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超过300亿元;新签约的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率要达到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要增长18%以上、增加值增长16%以上。干部要“挂牌”,要强化服务,“泡在企业”,第一时间解决企业困难。强化企业项目代办、督办制,继续督促落实取消、减免、降低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2月中下旬,农历新年刚过,市政府通过开展对全市100家直通车大企业、100家重点民营企业、100项重点工业项目的问卷调查,了解到企业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分别为:如何享受优惠政策;行政审批、生产生活配套等问题;招工难、用工难。为此,市政府于3月26日召开常务会决定,从4月起至2013年年底,由市长唐良智、副市长带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1000名以上机关干部,走进1000家以上企业和项目,提供挂牌上门服务,了解实情、宣传政策、研究问题、跟踪督办,以提速“工业倍增计划”。负责对口联系企业的机关干部轻车简从,不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不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在集中走访重点工业企业、深入了解企业所面临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市政府于5月制定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以应对2013年上半年以来出现的国内经济运行不确定性增加,武汉市工业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充分发挥工业在稳增长中的核心支撑作用。《意见》分为保增长、拓市场、降成本、扩融资、促投资、强服务等6个方面共计16条,不怕动部门的“奶酪”,明确把为企业减负列为首要目标,惠企力度强于以往,反映出市委、市政府力挺实体经济的决心。该《意见》自2013年5月14日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据初步匡算,当年就为全市工业企业减负80亿元。

自6月开始,市工业发展“倍增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还建立了目标责任考核的长效机制,每月对各区(开发区)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实施情况进行通报排名。月度排名以各区(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幅和工业倍增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完成情况为依据;半年度、年度排名以各区(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倍增发展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目标完成进度为依据。

2013年下半年,武汉工业倍增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着力破解工业增长瓶颈、企业发展瓶颈、工业投资瓶颈、园区建设瓶颈等“四大瓶颈”,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重点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服务、拓市场、强调度。全面落实“保增长16条”等政策,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做好武汉名优创新产品展销会等活动,优化武汉名优产品网上配套平台,鼓励政府采购和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优先使用本市名优创新产品。坚持“周通报、月考评、季调度”等工作机制,继续对重点企业实行旬监测、月分析,强化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二是抓签约、催开工、促投产。坚持“招大商、大招商”,争取在谈的5亿元以上项目特别是50亿元的项目尽快签约。对企业反映的影响项目开工的用地、审批、配套设施等环节和问题,逐项协调解决,促进尽早达到开工条件。积极推进东风格特拉克、雷诺汽车、长飞科技园、百杰瑞新材料、武桥桥梁与海工装备、深圳格林美等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年内完成签约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集中力量推进80万吨乙烯、联想武汉基地、武石化炼油二期、武钢一硅钢技术改造等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对近年来已开工建设、但进展迟缓的工业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定任务、定措施、定时限,倒排工期,确保完成工业投资的目标。三是抓园区、建配套、抢进度。加强规划引导,着力破解跨三环线的汉阳、青山、洪山等中心城区建设工业示范园区拆迁难、用地成本高等难题,大力推进园区内道路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工作。逐月对9个区工业倍增发展区建设项目进行核查考核,确保年内全市建成150平方公里的工业倍增发展区。

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武汉市审时度势做出了工业倍增再提速的决定。7月31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议提出,武汉发展的关键在工业,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用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克难攻坚,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与工业倍增相结合,201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到2019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2019年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两个超5000亿元级,装备制造、食品两个超3000亿元级,能源环保、石油化工、现代冶金等高端材料、生物、家电等一批超千亿元级产业;形成大光谷、大车都两个万亿元级,大临空、大临港两个5000亿元级的产业集聚区。

8月9日,距离武汉市提出工业倍增计划千日在即。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唐良智等武汉市“四大家”领导,率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城区(开发区)负责人,全天驱车400多公里,历时10个多小时,“拉练式”实地检阅6个新城区工业倍增发展区建设情况,各园区你追我赶的态势处处显露。阮成发神情振奋:“这些园区平台都是武汉工业实现3万亿目标的基础!”他强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唯一出路”的要求,武汉市要把大力推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作为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和城市结构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将工业发展主战场转移到新城区,实现空间布局的调整;在新工业园区引进一批竞争力较强、发展空间大的新型产业,实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利用新一轮招商引资契机,实现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扩大经济外向度,尽可能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发展股份制企业,促进国有经济、普通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武汉市协调健康发展。唐良智指出,抓工业的成效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有定力、毅力和决心,咬定目标不动摇,通过做大做强新城区工业园区,为武汉市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打造新平台,促进全市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

为适应武汉市主导产业链已逐渐完整,新兴产业链开始涌现,工业依托产业链发展的特征愈加明显的新形势,武汉市适时启动十大产业链构建工程。10月14日,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原则通过《武汉市工业重点产业链构建工程规划》,给2016年2万亿工业产值目标的实现画出清晰路径。到2016年,武汉市将有4条产业链产值超2000亿,包括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整车与零部件产值关联度计划由1:0.47提高至1:0.8,光电子信息产业链本地配套率由24%提高至50%,食品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达到40%。其余6条超千亿产值的产业链包括:生物和医药、家电、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石油化工、节能环保、时尚用品等。方案勾勒出每条产业链的延伸路线图,包括主导产品、产业布局空间,重点指出本土缺失的关键配套。缺失环节将作为武汉市未来招商重点。“补链”项目将被优先列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报批。对于聚集效应尚不明显的产业链,将支持骨干企业协同上下游“建链”,进行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市长唐良智指出,产业链规划是推进武汉市工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主导产业决定了城市核心竞争力,要按照产业链的内在要求,以该规划作为武汉市招商指引、区域分工的蓝本,强化薄弱环节,填补缺失环节,集聚上下游产品、降低综合配套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优势支柱产业,同时把好“环境关”。

针对审批流程不断优化,却仍然存在工业项目落地过程中“办理周期长、程序繁琐”等问题,由市治庸问责办、市经信委、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主导于12月中下旬启动工业项目落地办理过程个案剖析工作。调研剖析工作选取3个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工业项目进行事后剖析,3个新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跟踪剖析。剖析内容涉及工业项目审批前,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内容及时限;办理审批过程中,相关审批部门、审批事项及所用时间,以及相关中介服务机构、服务事项及所用时间;企业缴纳相关费用、准备申报要件、选择机构、内部研究决策所用时间等。剖析情况汇总后形成综合调研报告,提出整改和优化的建议和措施。

2013年,武汉市坚持把加快工业发展放在经济工作首位,深入推进“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大投入带动大产出,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平台承载大发展,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在壮大规模中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壮大规模。优化工业布局,编制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工业板块”空间发展规划;6个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线中心城区,分别建成20平方公里、10平方公里以上工业倍增发展区,全市新增工业园区面积80平方公里。持续加大工业投入,工业投资突破2200亿元,增长30%以上。上海通用武汉生产基地、力诺武汉生产基地、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格林美产业园、百杰瑞新材料、武桥海工装备产业园等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近两年签约的122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开工率达到80%。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350亿元,汽车、光电子信息和重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全球10大汽车制造厂商,4家在汉投资合作,武汉成为我国拥有车系最多的城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单月产值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企业利润总额480亿元,增长32%。汽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产值过500亿元企业增加到4户,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5户,新增3户;千亿产业增加到6个,分别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环保、钢铁及深加工;80万吨乙烯、神龙三厂、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武钢四冷轧等一批投资50亿元、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东风雷诺项目落户武汉,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2014年1月6日,市长唐良智在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武汉市将持续推进工业倍增计划。抓工业规模,抓重点产业,抓产业集群。实施工业重点产业链(企业群)构建工程,延伸壮大产业链。启动实施“千企升级三年行动工程”,完成技术改造投资650亿元,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推进10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确保5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5个,10亿—50亿元项目开工10个、投产10个。确保上海通用武汉生产基地、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格林美产业园、力诺武汉生产基地、北车轨道交通修造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确保东风雷诺一期、东风本田三厂、卓尔航空、科聚新材料、长飞科技园、中核环保产业园、凯迪装备工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加快建设东风格特拉克变速箱、武桥海工装备产业园、百杰瑞新材料、霍尼韦尔涡轮增压器、东风史密斯半挂车等一批重大项目。促进工业倍增发展区拓展空间、提升功能,推进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工业板块”建设。工业投资突破3000亿元,增长30%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000亿元。

随着武汉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一季度在副省级城市中唯一实现增幅正增长,二季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上半年实现4560.79亿元,增长9.6%,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放眼全年,武汉经济总量有望超过一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7月24日,市委召开十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武汉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期升级阶段,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做大经济总量和加快产业升级仍是武汉首要任务。要不失时机地研究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措施,实现万亿倍增目标。用7年时间,即到建党百年时,实现GDP由1万亿元倍增至2万亿元。会议提出“两个始终坚持”:始终坚持工业主攻方向不动摇,谋划一批新产业、新项目,力争到201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到2019年达到3万亿;始终坚持加大城建投入,适度超前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功能和综合承载力与万亿倍增相适应。纵观国内外宏观形势,全面梳理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市委书记阮成发对武汉实现万亿倍增信心满怀:“武汉作为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示范区、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和新增长极的核心城市,是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在推进产业升级方面具有全国性的竞争优势,在支撑扩大内需方面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在未来一段时间,武汉有基础、有条件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

三、武汉持续推进“工业倍增计划”的效果及特点

2011年以来,武汉市持续推进工业倍增计划,至2013年,全市工业投资三年累计完成5161亿元,是“十一五”总和(3000.6亿元)的1.7倍。不断增加的工业投资、引进的工业项目,为武汉市工业产值释放打下决定性基础。随着乙烯石化、联想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7000亿元到突破万亿元大关,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已连续三年超40%。2014年1月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20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开门红。至此,武汉市单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自2013年11月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实现了连续3个月保持在千亿元以上,单月产值相当于2001年武汉市全年工业总产值,而2010年武汉市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仅为500多亿元。这一态势表明武汉工业月产值已稳住千亿量级,站上了一个新台阶。产业结构方面,钢铁产值从十几年前的“一枝独秀”退居第五位,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都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企业方面,百亿企业从武钢一家,发展到15家。2014年,通用、北车、周大福等“大块头”投产后,还将引爆又一轮产值跃升。

成绩的取得实则来之不易。武汉在“工业倍增计划”的实施进程中呈现出几个显著特征:

1、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市委市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全面准确分析武汉“十二五”时期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形势及全国乃至全球整体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工业发展不足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武汉市与其他发达城市的最大差距这一主要矛盾,科学制定出通过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实现“工业强市”的战略,并将其上升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高度,列在五大计划[④]之首,以高度的思想统一、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强的意志力,聚精会神地加以落实。“家电大王”李东生不无感慨:“对工业这样执着,工业战略这么清晰明确,除武汉外还没有看到第二家。”[⑤]

2、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以发展壮大一批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为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过百亿的重大工业项目,全面做大、做优、做强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钢铁、石化、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轻工家电、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增强发展后劲;支持武石化、东风、武钢、武船等一批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增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确保武汉工业在达到量的倍增的同时真正实现质的飞跃。

3、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工业倍增中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跟发达地区相比,武汉市工业的科技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尚有一定差距。一是传统产业还占有相当比例,二是一些工业企业虽然位列高新技术产业中,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不多,主要依靠人力成本优势从事代工生产,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为把武汉市打造成一流工业强市,一方面加大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采取创新产品优先采购政策,鼓励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将优质资源向新兴产业倾斜,促进其产业化进程,打造出新的支柱产业和工业增长点。工业倍增计划实施以来,武汉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2013年实现产值2126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20.5%。

4、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工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以往,工业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力价格低、资源使用成本低和环境破坏代价小等因素,而现在武汉工业倍增要实现的是新型工业化,不走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老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唯一出路”的要求,武汉市把大力推进新城区新型工业化作为调整完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和城市结构的重要抓手和平台。将工业发展主战场转移到新城区,实现了空间布局的调整;在新工业园区引进一批竞争力较强、发展空间大的新型产业,实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引进项目,提出了从原则上做到几个“不签”:亩均投资太低的不签;有圈地嫌疑的不签;项目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签。同时利用新一轮招商引资契机,实现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扩大经济外向度,尽可能引进国内外先进企业发展股份制企业,促进国有经济、普通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等各种所有制经济在武汉市协调健康发展。

5、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发展。目前,武汉市工业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全市实行“一城多制”政策,协调处理好各城区的工业发展关系,构建起多层次的错位竞争格局。中心城区处于“退二进三”进程中,工业逐渐萎缩;开发区肩负先行重任,旨在引进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工业“倍增”的排头兵,承担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远城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承接工业转移,构建优势突出的主导产业,规模总量不断扩大,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武汉市工业的新增长极。随着大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四大板块的明确,武汉6个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中心城区分别建成工业倍增发展区,成为工业发展生力军。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四大板块都将是武汉经济增长、城镇化的主战场,也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四大实力支点。

6、积极改善投资环境,打造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城市。为破解投资不足这一制约武汉工业发展的瓶颈,强化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市委市政府以空前的强度,通过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出台多项具体实施办法、意见、规章制度等改进武汉市的投资软硬环境,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制订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来汉安家落户。强调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提升城市的“发展指数”和民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建设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城市。积极拓宽融资引资渠道。一是将大企业作为关键中的关键加以引进。二是从产业链的角度强调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的共生关系、层次递阶关系,在招商引资时不“嫌小爱大”,针对中小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扶持政策,特别是真正落实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帮助其上规模提档次,促进产业链条完善和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三是注重引进民营资本。改变过去工业投资主要依赖政府支出的局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拓宽其准入领域,制定优惠政策。

[①]邓小平发展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②]指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化学工业区。

[③]即依托“中国光谷”,联合洪山区、江夏区,建设1000平方公里的大光谷板块;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蔡甸区、汉南区,建设中国车都;依托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河国际机场,联合黄陂区、东西湖区,建设临空经济发展区;依托武汉新港、武汉化学工业区,联合青山区、新洲区,建设重化工业基地。

[④]针对大武汉复兴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列出五大计划,作为顶层设计,包括工业倍增计划、服务业升级计划、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城建攻坚计划、国际化水平提升计划,于2013年8月29日武汉市新闻发布会上首次系统阐述。

[⑤]据2014年5月12日《长江日报》二版报道。